8月底的周末,小叔返國,全家三代和樂出遊,這次台北1日遊的行程原本是帶著小姪女到松山文創園區看 rober kitty 特展。行經羅斯福路一段,大夥兒本著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觀光客精神,意外走訪慕名已久的南門市場。
億長御坊
每逢農曆年前,新聞總會報導深具指標性的南門市場裡,採買年貨美食的熱鬧場景。
其中被譽為天下第一攤的億長御坊, 賣的是上海美食,雖是市場熟食攤,多了馬總統、郭董等名人加持,更是錦上添花。
其中我最是喜歡辣椒鑲肉,這邊是稱重量賣,隨便揀個3條,約莫要200元吧,老遠一趟,很捨得買。市場上少見這角椒,偶爾在好市多見到會買,自己試做填料時,因角椒細長口窄,肉餡總無法塞得飽滿 。愛吃卻手藝不精,呵呵。
蔴油饊子
1樓的攤子不少,左轉右繞的忽然撇見饊子,像看見老朋友般的驚喜,趕緊下手買1包來嚐。
萬金爹說我又是買一種鄉愁,其實,沒那麼沉重,記憶中活跳出來的是以前在眷村市場,王伯伯的雜貨店前,大鐵鍋裡油炸饊子的畫面。
那只鐵鍋就像是炸油條用的大黑鍋,細麵團先纏繞在兩根放大版的大筷子後,利用筷子往左右微微使力拉長了繞在上面的細麵團,轉一下,手持筷子的往熱油鍋一斜放,麵團開始發出逼逼波波的聲,周遭冒出許多小泡泡,這時麵團從軟趴趴開始受熱定型,筷子抽離,撒子就樣油條一樣浮在油鍋,師傅繼續再趕做下一根饊子,邊做還要邊顧著鍋裡正在炸的,偶爾要翻面,等它顏色炸成金黃的焦糖色,就可以起鍋,放在旁邊瀝除多餘的油後,就可以賣給客人了。
熱燙燙的不好放進塑膠袋又想當場吃的話,就拿紙包住一端,但多少還是會油了手,口味是酥酥脆脆還帶點鹹味,容易一根接著一跟吃不停嘴,就是我們眷村市場的季節限定版小零嘴。
小時候,喜歡站在旁邊看,覺得少見又有趣,大人們則是邊等邊閒話家常,村子就這麼點大,當地居民多都互相認識,王伯伯主業還是放在經營雜貨店,這饊子也不是常常做著賣。
想想,這雜貨店不只供應村子的日常雜貨,飄散著饊子酥香味兒,也飄散著舊年代特有的眷村味兒。
現在你問我好吃嗎,老實說,覺得不怎麼好吃,那好不好吃已不是重點,撒子早進了記憶裡細微悠深處,就像這樣偶爾會被勾動而鮮活起來,我默默的嘴角微揚,生活裡的小確幸。
這趟在南門市場1樓,很貪心的還買了~~
合興的蔥花捲:蔥花捲個兒不大,特顯得小巧,麵皮是又細又光滑,1絲絲做得挺細緻的,一袋5個,我習慣這種純是麵香與蔥花的組合,沒有傪入黑胡椒等香料,我喜歡。
水磨年糕:這也是少見,小時後見到是一大塊的長條型,中間還壓了幾道印痕,又乾又硬,比較可以久放。家裡喜歡切成小塊放入紅豆湯,雖然跟小湯圓類似,同樣是糯米製成,小湯圓通常比較Q軟黏,容易煮熟,水磨年糕比較緊實有咬勁些,沒煮透的話,中間的心會過硬,但湯裡煮過久會泡到糊爛化開,兩者口感是不一樣的。
這水磨年糕甜、鹹皆可,餐館有一道炒寧波年糕,是切片後與肉絲、山東大白菜之類的蔬菜與高湯一同燴煮,變軟入味收乾就可以起鍋。但我偏愛甜的吃法。
快車肉乾:出名的招牌之一香脆杏仁肉紙,店員大方給試吃多種口味,我們也是抱以熱情大大採購數盒。我喜歡櫻花蝦口味,小姪女吃原味的,光在車上就啃了10小片。
大包小包買得過癮,大大滿足精神與物慾。
小姪女拿著 kitty 公仔,心滿意足的說:美好的一天。
對我而言,也是美好的一天。
後記 : 影像二三事
大學時,電影分析課程的老師那句"景框內的一切都是有其目的與意義"~常在我心,容我就饊子一文的圖像做個細說 :
圖中老式大圓盤是當年母親的嫁妝之一,日本廠牌的全套餐具,年紀比萬金媽還老。茶杯與壺是愛泡茶的父親,在昔日日常生活中的器皿,算算至少25年以上吧。襯出饊子的舊年代。可惜我拍不出特定氛圍 。
至於那兩本書,其中一本是胡適先生的四十自述,借以隱喻我在中年的這段回顧吧,另一本綠色是雅舍談吃,最後一張才將書名入鏡,那是萬金爹炫技之作,他想展示同樣以 HTC one mini 手機拍照,也可以拍出好作品吧。相較之下,本篇其他皆為萬金媽的拙作,空具理論理想,欠缺技術層面的實踐能力。
小姪女........電影裡最後出現小孩或baby,通常象徵著未來(新生命)與希望的延申。rober kitty 則是對未來世界的想像,讓我繼續以 HTC one mini 拍下去~
觀影觀心
饊子夕照下,孺雅沉靜
那道餘暉略帶舊色,像是你正悄悄推開一道記憶之門所落下的光影。
文中雖談論吃食小事,何嘗不是作者的人生觀照,
夕陽短暫,桌上景物隨即隱沒於夜色中,
萬金爹拍出我想要的傳達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