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蔣載榮教授攝影個展】臺灣橫著看-真實的假象

   
展出地點與日期: 台北市立美術館  E展區  2007.3.17~5.6 
「本展為一特殊的攝影個展,展出的攝影作品既非彩色也非黑白,而是游移於數位與類比、紀實與超現實、彩色與黑白的照片。攝影家蔣載榮利用一架視角高達146度的全景照相機,拍攝出極寬幅的攝影畫面,他利用數位影像的處理技術,企圖顛覆攝影記錄真實的藝術本質。本次展出的攝影作品皆在台灣取景拍攝,沒有一幅直立的照片,故定名為「台灣橫著看」。這些照片真實地反映2004~2006年台灣的社會諸多面貌與政治現況,同時也展現了攝影家的獨特視覺巧思與美學觀點。本次展出的手法,作者取名為彩調,共分為紅色系列、動物系列、真實的假象、圖騰系列,預計展出約70幅作品。」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 展覽特報當期網頁http://www.tfam.gov.tw/exhibit/exh_01.asp?exhibit_no=237&Item=now)



萬金媽:sorry  還沒寫完
萬金爹:廢話,趕快寫啊
萬金媽:我又不懂攝影?有看沒有懂嘛。
萬金爹:對啦,妳慣用嘴巴拍照(就是那種不會用相機,只會指使別人拍東拍西的)。哇歹命啦~~~



萬金媽:台灣橫著看這句話不是出自杜公部長的嘉言錄之一嗎? 嘻
                這些作品怎麼比我們看到的照片寬很多,是用什麼相機拍的啊?
萬金爹:NOBLEX 旋轉式全景相機,有圖有真相,大家來瞧瞧。

萬金媽:為什麼黑白照片中又有彩色?
萬金爹:技術上是先掃描,經影像處理留下想要的色彩或上色,再輸出圖像;
    而內涵上用全景破除報導攝影的跼限,怎麼說呢?攝影在本質上是一
    種時空割斷的過程,用取景拍攝所得的局部時空,來訴諸事件的全部
    本來就十分的薄弱,透過攝影者的擷取更參雜了個人的情感及觀點,
    想達到絶對的客觀,是不可能的。
    先排除時間上割斷不完整的討論,作者利用全景相機捕捉更多的現場,企圖描述更多的      
    場景與人、事、物,降低個人”取景”的影響(有點類似肓攝的效果),使呈現出的內
    容更加的客觀。對報導攝影中的真實性的強化,是有加分的成效的。
    而上色及去色的行為則為整個照片產生”剌點”的效果,
     一、提供觀者趣味性,引誘觀者觀看。      
     二、讓觀者在一堆影像或符碼中,找到突破的窗口,引導觀者由線索中進入作者想表
       達的”知面”(作者想從作品中傳達給觀者的內容)。
    一幅無法述說作者想說的作品皆是失敗的,利用全幅相機拍攝報導類雖可利用片幅的優
    勢,提高客觀要素,却也弱化了主題,或提供了太多無關的剌點,令觀賞者失焦偏離了
    主題,導致表現失敗。
    作者利用巧妙的使用彩色及去色彩的方式指出了單一主題,去除或弱化了其它的”剌點
    ”,令觀著順著其引導進入了作者的”知面”中,而精確的傳達作者所想傳達的。
 

萬金媽:真實的假象是指什麼?
萬金爹:這一點,真是做學生的有辱師恩,有點體會不到老師的企圖。可以的話請教老師後再回
    答。但先行提出自己的愚見,在作品中黑白及彩色的影像交織在畫面中,通常人眼接觸
    所的世界是彩色的,所以固然攝影術誕生時以驚人的描寫力震撼人眼,但必竟是黑白的
    ,異於彩色的花花世界所以黑白影像是為”假”;反過來講彩色就為”真”。
    回想老師的展出的作品,上色或保留顏色的”剌點”通常有”假”、”錯誤”與”非”
    的意涵,反而是黑白部分的影像為”真”。也就是將一般人彩色為”真”,黑白為”假”
    的主觀意識顛倒錯置,大有脫去”色彩”更”真實”的意思
    以第一張照片為例,公車上的王建民與二個電玩遊戲主角彩角圖像是”假”,而路人、
   
 環境場景,甚至貼上那彩色圖像的公車皆為”真”。
    是這樣嗎?老師別打偶!

萬金媽:像我不懂攝影,應該要怎麼來看作品
萬金爹:攝影只是一種創作及攝影者用來傳遞自已情思的一種媒材而已,藝術只是人類用來遊戲
    而產生的副產品,藝術的欣賞個人認為以直覺的認知是比較重要的;攝影也是一様,不
    妨在欣賞時,先將自己(理性)放下,靠著直覺(感性)順著作者的線索和引導進入作
    者意造的世界中,分享作者的情思及美的律動那就是天堂。
    所以萬金媽別細就萬金爹給您洋洋灑灑的回答了這堆問題!當給您細就的同時(太理性
    了!)美感就悄悄的離您而去,管他的啥長篇大論,欣賞啦!
    另外當您得絞盡腦汁,痛嚐何謂”腸枯思竭”的痛苦,冒著爆肝的危險,回答到凌晨4
    點的心酸時,所有的美感就煙消雲散去去了無痕。
哇歹命啦~~~娶得這種仔!

萬金媽:符號?符碼?
萬金爹:在攝影的表達技巧上,符號、符碼是很重要的。比方坊間拍婚紗的公司很多,各位也看
    的很多;但是真的讓各位能透過婚紗攝影對新人能更進一步認識瞭解傳達出新人特性的
    有幾何?
    一成不變的公式及動作,與新人毫無關係,八竿子打不著的場景,令人血肉模糊的化裝
    及用光方式,所營造出的符碼及符號,可能是十分荒誕可笑的,因為您在現實世界中的
    新人身上,嗅不出、找不著那一些特質,而您也從照片中找不到新人身上應有的特質,
    甚至是與現實相反的特質。
    因為婚紗照中已經用了大量的有關郎才女貌、王子與公主永遠過著幸福....等等諸
    如此類的符號、符碼。
    誰管你新人是誰?
    講了一堆好像沒講啥米是”符號””符碼”,講淺一點就是:「紅燈停,綠燈行」的原
    理,當您看到紅燈時就知要停,除了爸爸、媽鎷、老師、警察叔叔及阿姨講過外,更有
    ”紅”色本身的威嚇作用,紅色讓人聯想到火(灼傷的痛苦)及血(流血的痛感與小命
    不保),所以您看到紅色感到危險而停。當然可以當成符號、碼的不只是色彩,形狀、
    質感等等...只要能達成間、直傳達意念的效果的都是。
    攝影作品中常利用符號、碼這類效果,不管您認為是明著講或暗著來的,來達到暗喻及
    加強的效果。說來好笑,這精心安排的符號、碼不見得只傳達作者想傳達的,也洩了作
    者的底。本次作品中,上色的”剌點”有紅有藍就是不見綠,客倌您猜作者是藍是綠?

萬金媽:這次的作品跟以往有何不同?難度在那裡?
萬金爹:蔣老師的作品一直是以黑白攝影作品質感精良的型式著稱,這一次對其而言是一大突破
    ;隨著傳統銀鹽攝影技術的淡出,數位影像已經深入生活中,對一個以銀鹽影像闖出名
    號的創作者而言,如何在數位影像當道的世界中謀得新的定位及保有自身的風格?可能
    比一個沒沒無聞的小子更困難。
    在這次的展出作品中,老師用傳統銀鹽相機拍攝,利用寬片幅及大底片的組合,加上高
    精度高解析的掃描(一個圖檔高達200多MB),一般數位機難以企及的情報量,加上
    精美的輸出,依舊維持了一貫型式上的高品質,也保留的自身的風格,實屬不易。
    而上色、去色及加入了用全景相機拍攝報導攝影的手法,不劃地自限則打破了對其攝影
    創作的界限,提供新意,為自己的創作領域進行再擴展。

萬金媽:那幅"炎"裡的小紅傘,為什麼看起來在晃動?我眼花了嗎?
萬金爹:這是去邊線時,產生的後遺症,對此可能純作美工玩影像處理的能手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手法。

像萬金媽這種外行人都敢走進去美術館,不懂攝影也可以嘗試去親近,看到這裡,相信您對蔣教授這次展出的作品,已有了小小的概念,再加上你自己的想法,那你就比萬金媽當天強囉!


 註1:圖片1「台灣阿民」,作者:蔣載榮教授,圖片來源:北美館網站。
           圖片2「     」,作者:蔣載榮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ilver 的頭像
    silver

    私傢屜子

    sil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