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的食記頗多,以招待網路正妹並運用美食部落客寫文的行銷戰術,結合百貨公司近期的主題活動,已迅速打開知名度,媒體宣傳是"頂級奢華法式甜點",這幾個字有燒到我。
萊姆蒙馬特 ($150)
栗子杯子蛋糕($55),是介於海綿蛋糕與馬芬的混血,加上奶油擠花。
不同的口味,變化不同顏色的奶油擠花
若與國外來台設店的杯子蛋糕相較之下,sweet emily 杯子蛋糕的造型,欠缺細膩與質感,甚至顯得粗枝大葉
古典巧克力蛋糕($130) 很多部落格都說是使用很高級很頂的巧克力, 恕我嘴笨無從分辨。
應該不是使用 Amedei、Valrhona 或 Micheal Cluizel 之類。
若怕被刁民打槍,不如改以 嚴選、精選、某國進口高品質...之類的用詞,好聽又不會跳針。
"頂級奢華法式甜點"的外觀,你看出問題在哪兒了嗎 ?看不出來的話就恭喜你還沒被養刁
外觀漂亮又便宜的馬卡龍 ($45)
很年輕化的店,服務親切,我相信這是他們的心血與夢想的起點,創業精神可佩,市場現實難料。
2樓內用區
一群天真無邪的小妹妹與小弟第
甜點符號學? 馬卡龍黏成的巴黎鐵塔
很有企圖心的新店,
其實可以不用一直強調自己的法式血統 或不斷利用頂級、 奢華、精緻等華麗的詞藻去堆疊形塑,
法國藍帶餐飲學校也是有短期進修與正規班、海外版。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法式 2 字在此不僅是形容詞,也同時賦予它 (或說是合理化) 一個高貴的售價,
值不值得就看顧客能否認同。一昧以行銷手法來誇口自己宣稱的頂級、奢華、精緻、高級 , 而自我的要求標準有到哪裡嗎?
若是改走本土可愛路線也不錯啊 ,何必固守在法式2字,像85度C我也偶爾會去吃吃。
網路現象 : 部落格食記之置入性行銷
企業主-- 媒體(廣告)--消費者的三角關係,帶動消費行為,創造企業利潤。公關人員、網路寫手應運而起 。
網路寫手又是一番境界,你會發現這些發文大同小異的把新聞稿或店家提供的資訊整大段的直接 copy 來 copy 去,內容之虛實,留待消費者自行判斷識讀。店家與寫手是魚水相幫,有的賺點零用錢,有的多了題材可書可拍,有的享受店家的禮遇而飄飄然,雖然不一定有COCO,說白了還是脫離不了商業行銷目的,藉由傳播力量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